您好,
当前位置:首页 » 组工要闻 » 乡村振兴 » 正文

千年古村落 蝶变焕新颜

穿行在潭头镇传统古村落大王庙村中,古桥长亭,青石板街,阳光洒在老屋上,国立河南大学抗战办学的影子依稀可见,古宅、古桥与古井,拍照“打卡”的游客来来往往。

微信图片_20221215165802.jpg

今年3月,一纸“来栾川,做绿水青山合伙人”的乡村运营招募令发向全国。从事矿产贸易的栾川人石彩芳看到了机遇,遍访山村之后,石彩芳认为大王庙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为研学基地量身定制的,便顺利签约成为大王庙的乡村运营师。

微信图片_20221215164813.jpg

有了运营企业,古村落焕发了新生机,村民也在家门口就了业。

微信图片_20221215164806.jpg

“生意一年比一年好。”孙智娃笑着说。2020年,孙智娃在大王庙村创办了第一家农家乐——桥头人家。紧邻明末古迹“娃娃桥”,原始古朴的装修风格让他的小院与众不同、充满人气。“近年来,大王庙村变化特别大,不但有了更多农家乐,而且像剧本杀馆、户外露营这样的配套设施也日渐完善,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了大王庙村。”孙智娃说。

2020年,栾川县大王庙传统村落被评定为3A级乡村旅游景区。自2021年至今,研学基地已开展活动40余次,参与者8000余人次,被市教育局评定为“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”“洛阳市红领巾校外活动基地”。

DSC_2437.JPG

抗战时期,潭头接纳了河大,河大选择了潭头。作为河南大学抗战办学遗址,大王庙村已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思政教育活动160余次,参与者达到2万余人次,既传承了历史,又带动了乡村发展。

“二十大召开后,我更看好大王庙村的发展了。”谈起这些年村子的变化,村民谭建有充满希望,“国家对建设乡村的政策越来越好,我们建设乡村的想法和信心就更足了,我相信,未来会有更多人愿意来建设美丽乡村。”

党的二十大新风吹进大王庙,在凯歌高奏的新时代,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,大王庙村也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。

												
微信二维码